首页 社会生活 鄱阳湖水位下降,400年前的古桥重见天日,雄姿至今令人肃然起敬

鄱阳湖水位下降,400年前的古桥重见天日,雄姿至今令人肃然起敬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4月17日 10:11

原标题:鄱阳湖水位下降,400年前的古桥重见天日,雄姿至今令人肃然起敬

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

这是《说文解字》段玉裁对“桥”的注释,此亦为桥最初的含义,即架木于水上的通道。

它的出现汇聚了古人的智慧,完美解决了人类跨水的难题,使得原本阻挡人们脚步的不可逾越的鸿沟,变成了坦途,得以畅通无阻。

我国地大物博,山川众多,江河纵横,从古至今都是桥梁大国,在古代无论是建桥的技术还是桥梁的数量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数千年以来,桥的存在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至如今,在现在的城市交通中,桥亦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作用不单单是为了解决水上交通,甚至在陆地上也可以架起立交桥,贯穿城市的东南西北,成为了现代化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是桥的故乡,每个人的家乡,也都有一座桥,在文人的眼里,它又有着别样的寓意,可以沟通心灵,可以连接故乡,还可以消除隔阂。

凡是需要的地方,桥都可以呼之欲出。

不过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桥有时候还会化身为魔鬼,桥的坍塌,往往会充斥着悲剧,所以衡量一个桥的标准,并不是它的外形多么奇特夸张,而是可以坚不可摧。

中国古人不缺少能工巧匠,他们所造出的桥,可以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洗礼而屹立不倒,甚至还有些桥在水中浸泡数百年还保留着最初的模样。

当鄱阳湖水位下降时,便有一座古桥重见天日,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雄姿至今令人肃然起敬。

那么这座古桥修建于何时,又是何人主持修建?

重见天日

鄱阳湖,古称彭蠡泽、彭泽、官亭湖等,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

鄱阳湖属于长江中下游的支流,是长江流域一个极其重要的湖泊,不仅可以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还可以改善当地的气候和维护周围生态的平衡。

所以,鄱阳湖的水位,历来是很受当地民众所关注,但是近年来,鄱阳湖的水位却持续下降,从最早的20米已经消退了近一半。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作为鄱阳湖代表站的星子站的水位已经退至11.99米,创下从195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位。

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这无疑反映了现在的气候正在发生着巨变,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是渺小的,这种变化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鄱阳湖水面的下降,很多原本被湖水覆盖的浅滩相继露出水面,而展现在了人们面前的可不单单只有淤泥,还有古人智慧的结晶。

其中就有修建于明朝的千眼桥(又名千孔桥),这座桥的桥面石材为花岗石,总长2930米,被誉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

石桥的每个桥墩由10根左右的松木构成,桥面宽约1.2米,有1100多个桥孔,其名便因此而来。

其实这座古桥只要在鄱阳湖枯水期便会显露,只不过很少会展现全部的真容,而最近得以显露真容,则预示着鄱阳湖枯水期已经创造了记录。

那么为何鄱阳湖中会有一座石桥?

过往烟云

对于明朝而言,鄱阳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湖,而是一座背后明朝人尊崇的福地。

朱元璋一举敲定半部江山,就是在鄱阳湖上确定的,在这里,朱元璋以劣势逆转了局势,直接打败了当时的第一强敌陈友谅。

鄱阳湖大战的胜利,让朱元璋放眼天下,几乎再也没有对手,在他的眼中,张士诚也好,元朝也罢,他们都没有陈友谅有威胁,所以这次的胜利,让朱元璋意气风发。

所以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这座湖十分受明朝统治者所重视,只是明廷的重视,并没有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因为,鄱阳湖的湖水不稳定,而且隔绝两岸,对当地百姓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

都昌到星子,庐山去浔阳,翻越蒋公岭,都要横跨鄱阳湖,在涨水期,百姓可以借用船只渡河,但是在枯水期,百姓则只能蹚水踏泥渡河,可在严寒的冬季里,蹚水无疑是一件饱受煎熬的痛苦之事。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湖水不能蹚为何不绕着走?

说得容易,但做起来就非常困难了,因为绕湖要多花数倍的时间和精力,古人又没有可以借助的交通工具,绕湖之举,着实可行性太低。

转眼之间,到了明崇祯四年,当时在都昌做官的钱启忠对于百姓的苦十分能理解,他便上奏朝廷,要在鄱阳湖修建一座桥。

可当时的明廷已经自身难保,又哪里会有多余的钱财来修桥?

今之奇迹

钱启忠没有被困难吓倒,既然朝廷拿不出钱,那么他就主动倡导捐奉集资,让当地的官员和乡绅共同出钱来修桥。

为了起到表率作用,钱启忠将自己的俸禄全部捐出,此举也感染着其他人纷纷慷慨解囊。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战,耗费了无数人的心血,此桥终于落成,此后便成为了都昌、星子等数县民众往返跨湖的便捷要道。

当地百姓为之欢呼,为之雀跃,为了铭记钱启忠,此桥又被当地民众称之为钱公桥,在明清时期这座桥依然是湖边民众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

尽管它不够宏伟,尽管它不够壮阔,但却承载了数代人美好的记忆。

后来鄱阳湖到了涨水期,这座石桥慢慢地也被淹没,只有在枯水期时,人们还有可能见到它的影子,但随着终究在淹没在了湖水之下。

历经几百年的流传,鄱阳湖再次迎来创历史记录的枯水期,这座石桥的整体真容终于再次重见天日,不过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再加上泥沙风浪的冲击,古桥桥身有些地方已经严重损坏。

为了修缮古桥,当地的文物部门拨付了一笔巨款,对桥面进行了加固维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这座400多年前的古桥重现了昔日的雄姿,令人肃然起敬。

现在这座古桥已经成为了鄱阳湖上一道最美的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去打卡,远远望去,古桥如同一条巨龙,时时刻刻震撼着现在人的心灵。

原来,这座古桥,已经不单单只是一座桥了,它承载着的不仅只是古人的智慧,还有古代官员为了百姓慷慨解囊的大义。

官不与民争利,民不与官争义,这道理能让人思考一番。

参考资料:《江西省自然地理志》、《明史》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鄱阳湖水位下降,400年前的古桥重见天日,雄姿至今令人肃然起敬
红楼梦里两位不起眼的小人物,她们自重的模样,令人肃然起敬
非遗IN节气 | 重阳遇霜降,登高感受古人的文学气场
今日霜降,又到暮秋——读懂我们的节气文化
唐诗中的桥:桥搭在水上,从此岸到彼岸,因此有幻意丨周末读诗
阳世奸雄,忍心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悠然人间一钓翁 古今诗文、绘画中的“渔父”
名家共话田耳小说《秘要》:“读来肃然起敬又心惊肉跳”
赣鄱夏日|荷韵飘香引客来
让更多人在高桥古镇遇见文学!高桥仰贤堂焕新开馆

网址: 鄱阳湖水位下降,400年前的古桥重见天日,雄姿至今令人肃然起敬 http://www.pyqsh.com/newsview59164.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