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以茅盾眉批本现象切入 姚明获“2023茅盾研究年度新锐学者”称号

以茅盾眉批本现象切入 姚明获“2023茅盾研究年度新锐学者”称号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5月10日 11:21

原标题:以茅盾眉批本现象切入 姚明获“2023茅盾研究年度新锐学者”称号

日前,2023茅盾研究年度学者评选结果出炉,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从事茅盾研究的青年学者姚明获得“2023茅盾研究年度新锐学者”称号,入选篇目为刊发于2023年第6期《北京档案》的学术文章《茅盾眉批本:来龙去脉、辩章学术、去伪存真》。

评委会认为,姚明的《茅盾眉批本:来龙去脉、辩章学术、去伪存真》选择的是一个重要但却为学术界所忽视的话题。晚年茅盾从事文学批评,采用中国传统的眉批方法,构成了“茅盾眉批本现象”。对于深入了解茅盾,特别是晚年茅盾的文学思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为了更好地呈现茅盾研究领域的优秀成果,薪火相传,赓续文脉,凸显茅盾研究队伍的弘毅身影,《茅盾研究年鉴》编辑部在评选2018-2019年、2020-2021年及2022年“茅盾研究年度学者”之后,继续举办了“2023·茅盾研究年度学者”评选活动。

茅盾眉批本极具史料档案价值

姚明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茅盾眉批本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极具价值的稀见史料档案,是解读作家的重要依据。他通过文献调研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茅盾眉批本的形成、发现、发掘历程,厘清了茅盾眉批本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数量,根据茅盾眉批本的批注内容长短与结构划分为点评、批注、札记三种类型,从公藏背书、二重证据、字迹比对的视角对茅盾眉批本的真实性进行了阐释。

据姚明介绍,1949年后茅盾不再创作小说,主要兴趣转向文学批评,1949年到1966年之间撰写的评论和理论文章总数超过100万字,文学评论代表作有《夜读偶记》《鼓吹续集》等。评论文章的撰写往往伴随着阅读与思考,茅盾在部分情境下采取了传统批评方式,采用了评点等松散自由的形式,偏重直觉与经验,作了印象式或妙悟式的鉴赏,以诗意简洁的文字,点悟作品的精神或阅读体验,并在阅读同时在所阅图书中留下“笔迹”,形成了“茅盾眉批本”,这些都成为了后世学者进一步了解茅盾批评观念、写作理念、阅读习惯的重要档案史料。

位于东四的原文化部宿舍楼与位于后院恩寺胡同13号的四合院居所是茅盾藏书及其眉批本生成、保存、传承的地方,眉批本部分单独存放,部分与其他藏书掺杂在一起,置于书房书架之上。1991年3月27日茅盾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后院恩寺胡同13号已经从茅盾私人居所转变为博物馆单位茅盾故居,茅盾之子韦韬将40余种茅盾眉批本捐献给了茅盾故居。同年6月,以茅盾眉批的韶华《浪涛滚滚》为底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定名《浪涛滚滚·茅盾点评本》。

茅盾眉批本的最大规模的公开展现是在1996年7月,适逢茅盾先生百年诞辰,时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的舒乙主编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眉批本文库》(以下简称《文库》),卷首有舒乙做的总序,总序中对眉批本进行了评价,认为“茅盾式批注”涉及著作数量大,所作的批注数量也大,茅盾还总爱在卷头写总评语,附有导读性和解读性批注,这些珍贵的眉批可谓“瑰宝”。

调查发现符合眉批本特征的有70多种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眉批本形成相关的问题随着茅盾及儿子韦韬的去世而无从问起,也因为现有记载的零碎、零星不成体系而显得并不十分清晰。就现有记载来看,有两个问题值得推敲与考证:第一,韦韬的捐赠从何而来,韦韬一直与茅盾居住在一起,眉批本是单独存放,还是散布于茅盾藏书之中,这对于数量的确认与线索的确认至关重要;第二,茅盾有着阅读后做批注的习惯,目前茅盾有着数千册的藏书保存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茅盾文库,其他藏书中还有没有进行过批注留下过笔记的具备眉批本特征的文献。

带着上述线索问题,结合有关业务工作,姚明以“穷举探索”的方式对茅盾藏书及其相关档案文献进行了实物比对,实证了茅盾眉批本的有关数据与事实:在7000余册茅盾藏书及其相关文献中,留下“笔迹”的文献有很多,如书中划线、画圈、书扉页题记或标记文字等,其中符合眉批本特征的有70多种,比舒乙所述的韦韬捐赠40余种的情况略多。舒乙主编四卷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茅盾眉批本文库”涉及的9部作品原件,均保存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茅盾文库之中。

眉批本玛拉沁夫长篇应为《在茫茫的草原上》

此外,原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周明所提及眉批本玛拉沁夫的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与实证调研情况有所差异。茅盾文库保存有一本196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玛拉沁夫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为玛拉沁夫签名题赠茅盾,其中并未留下眉批,茅盾文库还保存有一本1957年版的玛拉沁夫长篇小说《在茫茫的草原上》,则是眉批本。此小说酝酿于1952年,1956年创作完成于1956年,由作家出版社于1957年最先集结出版,定名《在茫茫的草原上》,1962年修改后1963年再版时更名《茫茫的草原》。

“可见周明所提及眉批本玛拉沁夫的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是存在的,但是其在记忆中出现了误差,将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的更名情况混淆了,由此可知,周明在《人民日报》刊文所提及的‘眉批本玛拉沁夫的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应为‘眉批本玛拉沁夫的长篇小说《在茫茫的草原上》’”。姚明说道。

在他看来,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阐释为“文学记忆”的集合,构成这些记忆的片段难免有“不可思议”的破碎与散失,实践中常表现为“全集不全”。茅盾眉批本的发掘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种“记忆碎片”的呈现,为我们走入故纸堆、拂去遗忘的尘埃提供了契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以茅盾眉批本现象切入 姚明获“2023茅盾研究年度新锐学者”称号
茅盾文学奖走过十届,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入选“茅奖”?
茅奖四十年 |六位获奖作家,仅一人健在,首届茅盾文学奖颁给了哪些作品
茅盾文学奖,揭晓→
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将再回茅盾先生故里桐乡乌镇举行
新华视点|文学之路 何以回响——对话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东西
书写中国描绘时代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座谈会举办
茅盾手稿展亮相杭州国家版本馆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推出新作《星空与半棵树》
与鲁迅茅盾“为邻”,中国戏曲人物画研究会有了新址

网址: 以茅盾眉批本现象切入 姚明获“2023茅盾研究年度新锐学者”称号 http://www.pyqsh.com/newsview61363.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