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90后小伙巧用面团塑出《山海经》神兽

90后小伙巧用面团塑出《山海经》神兽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6月04日 09:13

从古至今,《山海经》一直受到国人的喜爱,从好仙术士郭璞到文学旗手鲁迅,都爱不释手。近年来,这部记载着无数缥缈仙山与瑞兽的奇书,因书中隐藏的无限奥秘与永远解不开的谜团,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争相阅读的中国古书之一,来自山西省太原市的“90后”小伙卫敏峰便是其中的一位爱好者。

自2020年开始,卫敏峰因捏塑贪吃的饕餮、吞火焰的毕方、威严的兽身人面神等多个《山海经》神兽作品,在网上圈粉无数。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个“90”后山西小伙太有创意了,只用几块小小的面团,就可以塑造出如此活灵活现的远古神兽,真是太厉害了!

6月1日,山西晚报记者在位于太原市迎泽区西校尉营的关帝庙博物馆内大关帝庙,见到了正在构思新作品的卫敏峰。

创意面塑引围观

6月1日上午9时许,在太原迎泽区的老商业街柳巷中,高楼林立、熙熙攘攘的都市景观别有一番韵味。山西晚报记者走在热闹的人群中,穿过几条蜿蜒窄巷,不一会儿,便在3条小路的交叉口看到了掩映在绿树浓荫中的关帝庙博物馆。

跟随博物馆的指示牌,山西晚报记者走进馆内,便看到了与馆外完全不一样的景致:几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气质庄严肃穆,别致优雅的亭台楼阁及斑驳的青砖诉说着三百余年的过往和沧桑。而在这其中,一扇半开半掩的窗棂内,一名身穿黑色上衣的年轻人,正认真地研究着手中的一块灰色面团,他眼前的桌面上,一只看似古代神兽的面塑半成品虽然还未捏好,却尽显威严,其身上一根根的绒毛也清晰可见,生动无比。

“呀,这是用面捏的吗?捏得真好啊,可是这是什么动物呢,好像没有见过,像马像羊,好像还是牛的尾巴,难道是四不像?”正当记者看得入神时,不知不觉中身后已经站了不少前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

也许是听到窗外游客好奇的谈论声,原本一直认真摆弄面团的年轻人终于抬起了头。“这个确实是面团,只是我做了一些改良,桌上的这个不是四不像,是我刚刚捏出来《山海经》中的一只神兽,叫峳峳。”

说话的年轻人,就是卫敏峰,是一名“90后”,自小喜欢绘画,从太原师范学院美术学毕业后进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任教,多年来因对面塑艺术的热爱和不断推陈出新,被评为太原市工艺美术大师。如今的卫敏峰还是太原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太原市小店区美协理事。

“《山海经》我听说过,里面有凤凰,还有貔貅,这峳峳还是第一次听见,它是个什么兽呢?”“对对,给我们科普一下,大家都挺想知道的,它长得是个什么样子呢?”……看到卫敏峰很认真地回应大家时,好奇的游客瞬间提起了兴致,个个像打开的问题盒子,有趣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更有性子急的游客绕过窗户,走进卫敏峰所在的工作室内,近距离观看。

看到游客如此有兴趣,卫敏峰认真地为大家讲起神兽峳峳的故事。“峳峳在《山海经》中是一种神兽。书里记载,长得像马,却长着四只角,有羊一样的眼睛、牛一样的尾巴,声音如同狗叫。而在古时代,说起峳峳并不是好神兽,因为它的出现,预示着有奸佞之臣……”

山西晚报记者发现,卫敏峰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那双灵巧的手指还在各色面团间翻飞,一把自制的硅胶小刀随着他手指快速地辗转腾挪,顷刻之间面团被捏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弯刺。最后,卫敏峰再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弯刺粘在桌面上的半成品上,瞬间,一只凶残狡猾的面塑作品“峳峳”便呈现在大家面前。围观的游客纷纷拿起手机,与作品一起拍照留念。

多年钻研捏出20余件神兽

走进卫敏峰所在的面塑工作室,山西晚报记者看到,近30平方米的长方形房间内,整齐地摆放着卫敏峰多年来制作的面塑作品,摆放最多的,便是神态各异的《山海经》神兽。

说起这些神兽的制作过程,卫敏峰感慨万千:“要说最早认识它们,还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当时我是一名美术专业学生,大四的时候买了一本《观山海》,书中将上古传说中的几百种神奇异兽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演绎,加上文中有趣的解读,我开始喜欢里面的每一只神兽的故事。后来我就想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突破平面视图,让这些神兽立体化地呈现出来呢,最终我想到了面塑……”

有了这个想法后,卫敏峰立刻动手实践,然而因为没有任何面塑经验,导致一次次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因为书中都是一些平面的画作,想做出立体感比较难。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用了普通的面加白糖和盐,定型效果很不好,而且干了之后,很容易掉块脱落。”

卫敏峰参加工作后,便在课余时间学习面塑技能。“我走访过太原的面塑老艺人,跟他们系统学习,另外我还喜欢上网看国外一些制作‘手办’的大师的视频,学习他们如何制作静态模型。”慢慢地,卫敏峰不断努力,终于掌握了最前沿的面塑制作方法。

2019年,卫敏峰经过多年的学习后,终于开始了大学时期的梦想——制作《山海经》神兽。“创作前,我特意买了一本《山海经》,认真研读,了解每一个神兽的故事,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这样更方便我去想象这个神兽立体会是什么样子,面部有什么表情特征。”卫敏峰说。

在制作过程,为了让面塑作品能够不变形、色彩鲜艳,卫敏峰还对面粉的品质进行创新。“普通面粉捏成的物品表面易开裂、发霉。为了克服这个难题,我开始研究配方,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以不同比例反复试验,再加上一定量的防腐剂、乳胶粉等,这样捏出来的作品可保持七八年不变形、不干裂、不褪色、不发霉。”

如果说手法上的精准是硬功夫,那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细腻的观察力就是不折不扣的“软实力”。“面塑之前要做到胸有成竹,不仅外形要像,更重要的是要捏出神韵。”卫敏峰说,只有了解每一个神兽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让作品有灵气、有生气。为此,除了《山海经》,他还大量阅读中国古代名著,揣摩每一只动物的性格,想象它们的神态、心理。“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活起来。”卫敏峰说。

2021年至今,卫敏峰利用闲暇时间已制作出《山海经》中的蠃鱼、冉遗鱼、毕方、鸾鸟、数斯、玃如、豪彘、鹿蜀、狌狌、凤凰、虎蛟等神兽作品20余件。“未来,我会尽可能的,将《山海经》中的每一只神兽都能塑造出来,一方面是继续完成自己大学时的梦想,另一方面,我作为艺术院校的一名美术专业教师,我也想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技术,让大家因此爱上它、学习它,最终可以更好地传承这项技艺。”卫敏峰说。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神兽“活过来”了!在上海这个火上热搜的沉浸式大展探秘先秦奇书《山海经》
新疆兵团手艺人用绣塑布偶技艺秀出新疆“老故事”
面塑:指尖上舞动的艺术
手工面塑艺人李潇:巧手捏出童年记忆
小伙跌落悬崖,不仅练成绝世剑法,还收个神兽当坐骑
民间故事:小伙挖出五口兽棺,隔日身长烂疮,道士:五星耀火阵
塑人 塑己 塑魂 | 塑者吴为山
昆仑山下“造梦人”:我把山河异兽的故事讲给你听
浅谈古建筑中的神仙人物和仙人走兽
一个县级小剧团,被一群90后00后整活了!

网址: 90后小伙巧用面团塑出《山海经》神兽 http://www.pyqsh.com/newsview61609.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