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向黎新作《清香的日常》| “传统的也是日常的,与我们血脉相融”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周围不知不觉刮起一股“新中式”的潮流,这些创新与创造、传承与弘扬正在逐渐被当代年轻人内化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长江文艺出版社携手著名作家潘向黎推出全新散文集《清香的日常》,以东方美学为精神内核,衣、食、住、行为肌理,从“喝茶”“读书”到“旅行”,在喧嚣尘世中寻访一缕茶香,在现代烟火中品味古典风雅,在行走山川中赏读草木人间,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散发着迷人的清香,为行色匆匆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慢度日常的新中式生活美学指南。
记者有幸采访到潘向黎老师,请她跟读者分享一下这本新书中所体现的传统与当下的联结。
是传统的,也是日常的
潘向黎做过22年的文学编辑,对于出版一直坚持严谨而克制的态度。说起出版《清香的日常》的初衷时,潘向黎坦言是出版方关于“慢生活”的构思打动了她,她希望这本书是“讲究在日常生活里面寻找一种自己的,偏舒缓,偏艺术这样的一种调性”。
书名也曾让她苦恼很久,因为这本书在选编时,分成了“茶”“诗”“好天气”三辑,如何才能选到一个清新透气又统摄全篇的标题呢?潘向黎说:“我觉得茶叶茶汤是很有清香的,古诗词我觉得也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面,始终绽放的花朵,会一直吐露它的清香,旅行当中我觉得山川也是有清香的。那么为什么用‘日常’两个字呢?因为我觉得我这里面不论喝茶也好,读古诗词也好,旅行也好,都是日常化的。它没有什么探险、猎奇或者很激烈、浪漫这样的内容和追求。它就是很日常化的,一种涓涓细流的习惯,或者说是一种喜悦之情。”
当问到书中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相联结时,潘向黎提到她关注到年轻人中掀起一股“古风热”。“把古风跟当代生活结合起来挺有意思的。”年轻人对古代生活方式的追捧,在她看来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她认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一定是一个好的倾向,同时她也鼓励读者在跟随潮流的基础上多一些自己的思考。“不要只对汉服有兴趣,或者只对某一件事物、某一个节日有兴趣。我觉得应该全面广泛地了解一下。现在年轻人内心的多元化是超出上一代很多的,甚至超出我们的想象。”她相信当代年轻人的创造力,也希望《清香的日常》这本书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家不要觉得传统很遥远,恰恰相反,传统离我们很近,它与我们血脉相融,有时候就是一杯茶的距离,我们完全能够在日常中实践它。
适当慢下来,切忌“空转”
潘向黎的写作坚持对“美”的追求。她希望这本富有“美”的小书能够为当下的年轻人划出一片精神放松的小公园。她非常理解当下的年轻人:“其实我觉得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停不下来,也是有不得已的成分在。只要减少一些工作量,生活节奏明显慢下来,带来的舒适感包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提升,难道他们不明白吗?大家之所以慢不下来,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吧。”
她说:“现在人心理上的大忌就是‘空转’,明明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你还想继续再进一步,但各种各样的阻挠等着你,可能是情绪的,也可能是身体的,这个时候你可以停下来,慢慢回到放松的慢生活状态,而不是不停地焦虑担忧,生怕别人比自己抢先了,或者错失了某个机会,因为这样想下去是永无尽头、万劫不复的。”
潘向黎跟年轻人分享她的放松方式,“好好做饭,好好吃饭,好好喝茶,或者你好好喝你的咖啡,然后好好散步,好好看天,晚上好好听音乐,好好睡觉,这样生活就慢下来了。慢慢过一段时间以后,甚至几天,就会有一种空的感觉,是一种空明之感,让你再次抬头看向天的时候,天就变得更宽广;路过一小池水,也会变得辽阔起来。”这是她分享的放松的办法,她也希望大家能通过这种平静的、舒缓的方式,让心灵和大脑都能做一下柔软的体操,引导自己真正回归生活。
对话潘向黎:
《我的阿勒泰》大火说明有调性、能进入人心的作品就值得改编
问:最近有部散文改编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很火,您觉得未来有哪些内容的散文也可能适合改成电视剧?
潘向黎:《我的阿勒泰》是一个现象级的作品。她的作品是有特殊性的,一个不可复制的原因在于,她所处的地域有天然的神秘加持。我觉得应该有很多散文作家都会羡慕她啊。哪些内容的散文会适合改编成电视剧,这个问题好像超出我的专业范围,我说不好。不过我觉得李娟的这部散文作品改编成功应该带给大家很多启示:影视工作人员以往的想法是不是太单一太固定了?一定要小说,而且一定要情节曲折才能够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才能够吸引眼球。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对吧?只要它有自己独特的内容,有自己的调性,就能够吸引人,怎么去巧妙地绕开现代读者的心灵壁垒进入人心,那它就是好的,它就值得改编,值得让更多的人看见。
问:您在书中提到茶对于您的生活至关重要,可以分享一下关于喝茶方面的趣事吗?
潘向黎:爱喝茶的人从早到晚泡在茶里。喝茶是我日常生活里的一部分,很难觉得哪一部分特别有趣。我是这样,每天早上醒来就是一定要先喝茶把自己彻底弄醒,弄醒了以后才能够去做其他的事情,包括吃早餐。虽然很多中医和懂养生之道的朋友总是劝我说,你不能空腹喝茶,你一定要先吃点东西再喝茶。但是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讲有点难度,我一定要喝茶把自己弄醒。我一天从早到晚是一直喝茶的,但是会换好几种茶,比如说上午先喝一点绿茶呀,或者是发酵程度不那么高的乌龙茶,这样比较提神,到中午以后就会换成比较浓的、发酵程度比较高的茶,比如武夷岩茶、肉桂、水仙等比较烈的茶。晚餐后休息一会儿,继续喝茶。一直喝到临睡。
我发现茶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啊,有的人下午两三点以后就不能喝茶了,会睡不着;另外一拨人,包括我也在内,晚上继续喝茶,不但对睡眠不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反而喝透了,喝通了,更能够心情舒畅地去入睡,这个很奇怪啊。
问:您在“诗”这一辑中对于古诗词的解读与我们常见的古诗词新解不太一样,更像是“在生活中遇到了诗”。您会记录下这些细微的感触并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吗?
潘向黎:这跟我的成长背景有关系,我父亲生前是中文系的教授,非常喜欢唐诗宋词。我从小就会在生活里面接触到很多古诗词的书。我父亲会随口背诵一些诗词,从小我们家谈论古诗词就像谈论天气一样,就是非常自然的,随时都可能接触到。可能是这样的成长环境影响了我,我会随时随地拿起一本有关古诗词的书翻看,我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也不是非读到哪个人不可,非找哪一首诗不可,就随便翻到哪页读哪页。它就是生活里的一种习惯。
至于写作风格,我觉得我不算什么独特吧。只是这样的一种心态导致了这样的一种写作的风格。《清香的日常》写作日期跨度是蛮长的,有20多年吧,可以看到我一以贯之的生活态度。其实我的生活发生很多变化,包括工作单位变化,生活重心改变等,但是有一些东西没有变,就是我书里面呈现的三部分:每天喝茶;每天都会翻翻古诗词;有空了就去旅行。
我没有想到要去独特或者要追求某种风格,它就像一棵树,自然而然长起来,自然而然长出叶子,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的状态。
//
▼
《清香的日常》 | 潘向黎
更适合中国人的疗愈方式
安抚尘世中迷惘的心灵
沉浸式感受生活的禅意
一本生活美学指南,
在衣食住行中体验慢度日常的松弛与乐趣
|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潘向黎的经典散文名篇及部分新作,分“茶”“诗”“好天气”三辑。
作者用其独具个性的方式,将学识与妙悟融合,用灵心与文心共振,在喧嚣尘世中寻访一缕茶香,在现代烟火中品味古典风雅,在行走山川中赏读草木人间,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散发着迷人的清香,为行色匆匆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慢度日常的生活美学指南。
| 作者介绍
潘向黎,作家,文学博士。现居上海。
出版长篇小说《穿心莲》、小说集《白水青菜》《轻触微温》《我爱小丸子》《上海爱情浮世绘》等,随笔集《茶可道》《看诗不分明》《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古典的春水:潘向黎古诗词十二讲》等,共三十余种。
获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庄重文文学奖、钟山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百花文学奖等奖项。
长江文艺出版社微信矩阵
图文编辑 吴蒙蒙
责任编辑 吴蒙蒙
审 核 阳继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潘向黎新作《清香的日常》| “传统的也是日常的,与我们血脉相融”
被鼓励的女性写作:我与我书写的巴黎日常生活
土陶的日常与光彩
从经典走向经典——记仫佬族著名画家潘常欢
广安市举办2024“我们的节日·清明”广场音乐诗会
(港澳台·香港故事)“故纸堆”中的精神家园:香港老书局传承中华文脉
香港老书局传承中华文脉
“传奇”传统与新世纪以来的河南文学
常熟深耕“书香城市”建设,暑期不断延续虞城书香文脉
评弹传承的重点应是传统书目的整理提升
网址: 潘向黎新作《清香的日常》| “传统的也是日常的,与我们血脉相融” http://www.pyqsh.com/newsview62466.html
推荐社会生活
- 1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2073
- 2新疆美女哈妮克孜恋情揭晓,男 2064
- 3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836
- 4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5回之 1790
- 5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1253
- 6金莎的穿搭给人一种精致土的感 1155
- 7周杰伦晒和昆凌游玩照 同和小 1064
- 8据李子柒友人透露,李子柒已经 1051
- 9苏志燮宣传新片不忘撒狗粮,大 928
- 10自毁人生!池子再说无底线言论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