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一本无法被归类的书,智利作家拉巴图特新作《理性的疯狂梦》深入科学与技术的黑暗之心

一本无法被归类的书,智利作家拉巴图特新作《理性的疯狂梦》深入科学与技术的黑暗之心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6月20日 19:46

本哈明·拉巴图特

六月,由耿辉担纲译者、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上海九久读书人推出了《理性的疯狂梦》简体中文版。《理性的疯狂梦》是智利作家本哈明·拉巴图特继全球畅销书《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后的第一部长篇。

本哈明·拉巴图特是80后年轻作者,出生于荷兰,两岁时跟随父母回智利生活,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生活六年后又跟着父母搬家到荷兰海牙,十三岁时一家人又搬回了圣地亚哥。本哈明·拉巴图特的童年和少年成长时期在荷兰和智利两个文化、语言截然不同的国家中,这让本哈明·拉巴图特自七岁起就成为双语者,并有了多元文化的背景。

作为短篇小说集,《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打破了读者常规的阅读心理,用小说家的笔法去虚构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比如“黑洞理论”的提出者卡尔·史瓦西、法国数学大师格罗滕迪克与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这本书超乎常规,出版后很快在全球引发了关注和讨论。

在《理性的疯狂梦》这部最新长篇中,拉巴图特延续了《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的关注点,正如他接受采访时所言:“写作时常不是对真理的理解,因为它的血肉和它的激情都无关智慧或真理,而关乎神秘、悖论和矛盾。”

《理性的疯狂梦》以三部曲的形式呈现了科学天才的故事,高清还原数学家、博弈论学家、原子弹研发人、人工智能之父冯•诺依曼惊心动魄的一生,讲述人工智能的来龙去脉。第一部分中讲述二战期间爱因斯坦的好友、奥地利物理学家保罗•埃伦费斯特枪杀儿子后自尽,第二部分讲述1957年,冯•诺依曼去世,他始创第一台现代计算机,确立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参与研制原子弹,出版《博弈论与经济行为》,预见了数字生活、自复制机器、人工智能和技术奇点的到来。第三部分讲述韩国围棋圣手李世石对阵AlphaGo五局,仅惊险赢下一局,这一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拉巴图特借书中人物之口讲道:“如果你知道自己会输,那么继续下残局就没意义了,对吧?”

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拉巴图特就曾说自己非常想写约翰·冯·诺依曼的故事,他认为冯·诺伊曼是二十世纪最聪明的人,他参与研制原子弹,发展博弈论,让计算机变成现实,是当之无愧的我们现代世界的总设计师。冯·诺伊曼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之父,在这个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的时代,拉巴图特决心向前追溯人工智能的诞生源头。

但拉巴图特不是一个按照常理出牌的作家,《理性的疯狂梦》主体是虚构的口述史,冯·诺依曼身边的14个讲述者依次现身,但冯·诺伊曼本人始终没有讲述视角。在书中拉巴图特这样写道:“一种视角从本质上来说是有限的。它只为我们提供了欣赏风景的单一角度。只有将同一现实相互补充性的视角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知识更完整的理解。我们试图理解的事物越复杂,越需要一组相互不同的眼光,当这些不同的光束汇合时,我们才能看到多样的统一性。”这也正是拉巴图特用来塑造冯·诺依曼的方法。

《理性的疯狂梦》很难用某一种类型来做概括,这本书既不是冯·诺伊曼的传记,也不是一本想象力飞驰的完全虚构的小说,探讨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话题但也不能称之归类到科学研究或者科普读物方面,只能说是一本基于事实的虚构文学。整个小说的核心动力,依然是借冯·诺依曼来讲述难以讲述之物,比如深入科学与技术的黑暗之心。拉巴图特致力于将自己的思考展现给读者,提出问题,和无数种解答的可能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菲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刘宇薇评《哲学中的疯狂与死亡》|从辩证法到疯狂史
《科学外史》作者江晓原: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
AI被曝“无偿学习”世界级艺术家作品,挣来的钱该归谁?
当理智屈服于信仰与狂热
著名作家高端访谈|理性与疯癫的“异态”世界——访谈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
《康熙的红票》:许倬云荐读,一本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全球史新锐之作
从山谷之内到群星之间——厄休拉·勒古恩的“推想人类学”
新书 | 现代性之暗面
纪念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黑暗核心,感知共在
心理学家:人类的危险情感

网址: 一本无法被归类的书,智利作家拉巴图特新作《理性的疯狂梦》深入科学与技术的黑暗之心 http://www.pyqsh.com/newsview64001.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