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著名的“病句”在说什么——读《孔乙己》
文丨邓先许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中,结尾的一句是这样的:“孔乙己大概的确已经死了。”在初读时,没有人不觉得这就是一个病句。然而细细品味,却能从中深刻地感受到鲁迅先生独特的语言艺术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当年年幼的我读来,是何等的费解。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才知道绝不是失误,而是先生的有意为之。这句话也因此成为了入选教科书里的著名的“病句”。那么,这句著名的“病句”在说什么?
“大概”,表示一种不确定的推测,意味着对孔乙己的生死没有确凿的证据,只是一种基于种种迹象的猜测。在小说中,孔乙己是一个社会边缘人物,他的存在与否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的行踪,也没有人关心他的生死。所以,用“大概”来形容他的死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孔乙己这类人的冷漠和忽视。
而“的确”则表达了一种肯定的态度,仿佛在暗示孔乙己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结局。从孔乙己之前的遭遇来看,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穷困潦倒,又因偷窃被打断了腿,生活已经陷入了绝境。在那样一个黑暗、残酷的社会环境下,像他这样的弱者很难有生存的希望。因此,“的确”一词传递出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以先生的文学修养,要说他不知道这样的表达方式不正确那是假的。但是他有意用这种矛盾的表述,将不确定性与必然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残酷。孔乙己的生死在人们的心中是模糊的,这恰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漠。大家对他的生死并不在意,只是随口猜测,这种冷漠让人感到心寒。
此外,“孔乙己大概的确已经死了”这句话还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总结了前文孔乙己的种种不幸遭遇,为他的死亡埋下了伏笔,又引发了读者对孔乙己命运的进一步思考,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个社会的黑暗和无情。
我觉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也反映了先生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也许,在鲁迅先生的内心深处,他希望孔乙己还活着,希望他能有一丝转机,摆脱悲惨的命运。但残酷的现实又让他不得不承认,孔乙己死亡的可能性极大。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通过“大概的确”这样的表述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孔乙己是一个复杂而又令人同情的人物。他自命清高,总是穿着那件象征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却又穷困潦倒,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他坚持着所谓的“读书人”的尊严,不屑与“短衣帮”为伍,却又不得不为了生存去偷窃。他善良、迂腐,教小伙计写字时的认真,分茴香豆给孩子们时的慷慨,都显示出他内心深处的善良。但他的迂腐和顽固,又使他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鲁迅先生以其犀利的笔触和独特的语言风格,通过这一句看似矛盾的话,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以及社会的冷漠和残酷。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人物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求生却最终被淹没的悲剧命运,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在这句矛盾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社会的关注。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描述,更是对那个时代的呐喊和控诉,让我们在今天读来依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力量和震撼。
2024-8-5
☆作者简介:邓先许,曾为水兵,现居珠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那句著名的“病句”在说什么——读《孔乙己》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个病句,是鲁迅笔误还是有意为之?
鲁迅写孔乙己,是为了让你骂读书人吗?
再读《孔乙己》才明白,为什么努力读书的人,也会沦落为底层人
三读鲁迅《孔乙己》,才明白什么是看客之恶,原来你我都是书中人
界面新书速递 | 微博热搜上的“孔乙己文学”是什么?
学历成了“孔乙己的长衫” 年轻人在抱怨什么?
鲁迅笔下的三个“弱者心态”,我是孔乙己,你是谁
孔子说过最有名的两句“脏话”,一个脏字都不带,却让人羞愧难当
“孔乙己文学”背后的就业选择问题
网址: 那句著名的“病句”在说什么——读《孔乙己》 http://www.pyqsh.com/newsview71126.html
推荐社会生活
- 1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2073
- 2新疆美女哈妮克孜恋情揭晓,男 2064
- 3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836
- 4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5回之 1790
- 5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1253
- 6金莎的穿搭给人一种精致土的感 1155
- 7周杰伦晒和昆凌游玩照 同和小 1064
- 8据李子柒友人透露,李子柒已经 1051
- 9苏志燮宣传新片不忘撒狗粮,大 928
- 10自毁人生!池子再说无底线言论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