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名茶荟萃 来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品茗香

名茶荟萃 来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品茗香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2年08月15日 23:00

原标题:名茶荟萃 来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品茗香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在我国也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茶相关。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将于8月25日至29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启幕,届时将会有花茶、绿茶、黑茶、白茶、普洱茶等多种茶制作技艺亮相泉城,展现“茶”的多元文化。接下来,让我们领略绿茶的制作技艺。

紫笋茶制作技艺

紫笋茶又名“顾渚紫笋”,产于浙江省长兴县。其名由《茶经》中“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的论述得来,无论是形状,还是颜色,皆为“上品中的上品”,被茶圣陆羽称为“芳香甘冽,冠于他境”。最初这种茶是蒸成茶饼,然后研磨成粉末煎煮饮用。直到公元1368年,顾渚紫笋才用全叶酿造。

紫笋茶的制作,要求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初烘、复烘等过程完成。制成的极品茶芽味细嫩,芽色带紫,芽形如笋;茶叶舒展后,呈兰花状,尝之齿颊甘香,回味无穷。唐诗描述:“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顾渚紫笋成为大唐帝国的第一茗茶,是朝廷祭祀与赏赐的最高礼品。因为奉诏督茶,含秀孕媚的顾渚山也迎来了无数的督贡刺史、文化名人,如颜真卿、袁高、皎然、刘禹锡、卢仝、杜牧等,一时之间,顾渚山前,群星璀璨。紫笋茶制作技艺被列入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安吉白茶制作技艺

安吉白茶产于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是一种烘青茶。白茶自古种源难得,茶树难养,以野茶为稀贵。据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记载:“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

安吉白茶以白、活、香、鲜、清为特色,其鲜叶、干茶均叶白脉绿,颜色鲜活,茶叶汤色清澈、透亮,鲜味足,香气高而持久。安吉白茶手工炒制过程分为: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七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特别要求,其中鲜叶只能用春茶前期二十来天的鲜叶,采摘一芽带一片或二片真叶,不带奶叶、鱼叶。由于叶片极薄,茎梗粗,杀青理条对温度有苛刻要求,否则非焦叶即红梗。做到叶不焦、梗不红,而又要保持叶张完整,除要求有正确的温度外,还要保持苛刻的湿度,需要极高的手感和手法。安吉白茶制作技艺被列入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西湖龙井制作技艺

西湖龙井茶源于唐,成名于宋元明而盛于清。它主要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的龙井村盛产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优质茶叶,因而名之为“龙井茶”。

西湖龙井茶是中国名茶,以西湖龙井茶为代表的绿茶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长期生产实践,西湖龙井茶区的茶叶栽植和制作逐渐形成了选育良种、勤耕栽培、精细采摘、科学炒制等一系列茶叶生产经验,特别是在炒制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具有鲜明技术特色的炒制工艺,其中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等龙井茶炒制“十大手法”。整套茶叶制作工艺凝聚了当地茶农的智慧,显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西湖龙井制作技艺被列入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太平猴魁制作技艺

太平猴魁茶创制于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当时太平茶在长江一带极为流行,有茶商请茶农将尖茶中枝头整齐的芽叶单独拣出,高价销售,获得重利。家住猴岗的茶农王魁成受到启发,认为与其成茶后再挑选,不如从采鲜叶开始就精挑细制,于是在高山茶园内专门选摘壮挺的一芽二叶,精心制作成茶。由此太平县猴坑、猴岗一带所产的茶叶品质为尖茶之魁,而茶叶制作技艺首创者又名“魁成”,因而茶叶得名“太平猴魁”。

该制作工艺分采摘、拣尖、摊青、杀青、整形、烘干等六道工序。太平猴魁色香味形别具一格,每片茶都是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成茶扁平挺直,魁伟壮实,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入杯冲泡后,芽叶缓慢舒展,并竖立成朵,宛如兰花,汤色嫩绿明澈,香气鲜灵高爽,滋味醇厚持久,品饮时能领略到“头泡高香,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1915年太平猴魁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太平猴魁制作技艺被列入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碧螺春制作技艺

碧螺春制作技艺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碧螺春茶种植始于两晋南北朝,唐宋两代列为贡茶,俗称“吓煞人香”,清康熙因其茶“清汤碧绿,外形如螺,采制早春”而赐名为“碧螺春”。

碧螺春茶制作全部采取传统手工技艺,其制作分“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七道工序。碧螺春具有“条索纤细,卷曲成螺,茸毛遍体,银绿隐翠”之外形及“汤色碧绿、清香高雅、入口爽甜、回味无穷”之内质,被誉为“茶中仙子”和“天下第一茶”。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婺州举岩制作技艺

婺州举岩产于浙江省金华市北山双龙洞顶一带,因金华在隋唐时期称为“婺州”而得名。婺州举岩茶的制作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

婺州举岩茶叶细紧略扁,微带茸毫;色泽银翠交辉,香味持久;冲泡时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入口则鲜醇甘美,清新宜人。婺州举岩制作技艺主要由拣草摊青、青锅、揉捻、二锅、做坯整形、烘焙、精选储存7道工序组成。炒制时以焙为主,炒焙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工艺。婺州举岩制作技艺被列入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乌鲁木齐上演“月夜非遗” 展现中国非遗风采
千年“莞香”历久弥香
海南省非遗美术作品展开幕
一图读懂|世界舞蹈日 说说入选非遗名录的山东传统舞蹈
省文化馆七夕邀您“叹”非遗,体验指尖上的浪漫
非遗石锁,力拔山兮气盖世!苏州吴江横扇王焰有一群石锁喜爱者
守住技艺 开拓思路 “90后”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
彩虹张掖行走记:非遗传承人守艺守心 戈壁滩演“曲苑杂坛”
河北沧州非遗传承人创作石影雕版《千里运河图》
大美非遗|对话十二木卡姆艺术传承者:古老的艺术传承至今

网址: 名茶荟萃 来第七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品茗香 http://www.pyqsh.com/newsview7376.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