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六十一)
原标题: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六十一)
《理想国》值得一读再读,因为每一次读都会让人有新的收获,不夸张地说,如今我们遇到的绝大数问题在其中都有触及和阐述,而且基本是理性的思考。 ——坤鹏论坤鹏论还在休假期,今天全天在外面陪家人玩,文章靠昨晚和上午的一些时间写的,再加上理解第六组推论有些难以理解,所以今天只分享第六组推论的第一推论。
昨天突然想起了《理想国》中的洞穴之喻,细细琢磨,发现真的非常精妙,即使到今天,依然完全可以用于比喻人类社会。
洞穴之喻里面有三种人:终生面壁的囚徒;解放者;在囚徒与火之间的墙后举着各种器物走过从而在墙壁上形成投影、并不时交谈的一些人。
如果将他们对应到现实社会,囚徒就是普通民众,解放者是所有但相当少数的能够使人们解放思想、看透真相的思想家,第三种人很明显就是统治阶层。
所以,从古至今的人类社会基本就是这样:统治阶层通过制造意见、幻影给普通民众,从而实现统治以及巩固统治,因为统治绝对不仅仅是物理的统治,甚至说在实现统治之后,最重要的统治就是思想的统治,其关键就在于:绝大多数普通民众相信统治阶层制造的意见和幻影是真实的,甚至是真理的。
这不得不又让坤鹏论联想起曾经写过的修辞学系列文章,特别是其中的辞屏概念——我们每个人所看到的都是有人专门制造的,就像一个个屏幕,其后必有导、演,甚至包括哲学在内,真是相当绝妙啊!
而且,就像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所说的,当看过真理的人告诉洞穴的囚徒说,他们所看到的其实是人造的、虚假的、片面的,往往会遭到他们的嘲笑,更有甚者,还会像苏格拉底一样被抓住并处死。
因此,《理想国》值得一读再读,因为每一次读都会让人有新的收获,不夸张地说,如今我们遇到的绝大数问题在其中都有触及和阐述,而且基本是理性的思考。
一、前情回顾
在《柏拉图的理型论(六十)》中,坤鹏论主要分享了以下内容:
第一,前五组推论的总结
看过这前五组推论后,我们就会发现,大部分后人对柏拉图理型论的阐述其实是不完整的,或者说,他们只说了以《理想国》为代表的理型论,却因为没有研读或完全理解《巴门尼德篇》,使得对柏拉图后期的理型论不是模糊的就是空白的。
通过前五组推论,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知道,柏拉图认识到了如果像第一和第五组推论——理型与物质世界个别事物绝对隔离,那是不符合实际的,只要稍加逻辑论证,便会走进死胡同。
所以,柏拉图在第二、三、四组推论中,一反原有理型论中片面强调普遍的理型,贬低个别事物,提出理型和事物迥然不同的主张,进而把理型与事物挪近,要求把理型与理型在“是”的共同基础上结合到一起,成为理型的集合体,这个理型的集合体并不在事物外面,而是事物本身。
第二,第六组推论:如果一不是(一)
理解这个推论的关键在于:如果一不是到底是几个意思?特别是其中的“不是”是什么意思。
在《巴门尼德篇》中,“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意思,同时,“不是”也有绝对和相对两种含义。
绝对的“不是”,就是巴门尼德所说的——完全“不是”,是不可思想不可言说的。
相对的“不是”,只是异,它否定的范围只限于某一点,比如:大不是,就是异于大的,小不是,就是异于小的,这两个“不是的”东西是某个与大或小相异的东西。
第六推论的“不是”就是相对的,可以直接将其替换为“异”或“异于”。
就像第二~四组推论的假设“如是一是”,它省略了介词“是”,补充完整应该是:如果一是是一——如果一是“是的一”。
同理,这里的如果一不是也一样省略了介词,因为从第六组推论开始假设皆为否定,所以这个介词为“不是”,那么,完整的假设就是:如果一不是不是一——如果一不是“不是一的”。
将“不是”都替换为“异于”,就是:如果一异于“异于一的”。
“异于一的”,自然就是其他的,因为前面讲过,一切由一和其他的构成,再无另外的东西。
所以,这个假设所要表达的是:如果一是异于其他的。
二、第六组推论:如果一不是(二)
1.第一推论:一是有知识的
“那么,当人讲一时,首先,他是指某个可知的东西,然后是指某个异于其他一切的东西,他可以在这个东西上面附加上‘是’或‘不是’,因为我们说某某不是的时候也同样知道它是什么,知道它异于其他的。”
这里所说的“是”或“不是”是相对的,和“同”或“异”同义。
比如:我们说,那个人是李四,这说明,首先,李四是可知的,其次,李四是异于其他一切的,再次,如果我们说某个人不是李四(李四不是),因为我们说(李四)不是的时候也同样知道李四是谁,知道李四异于其他的。
以上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如果不知道一的性质,不知道它是什么,就不可能知道它是异于或同于其他的,反之,只要讲一,就说明知道一的性质,知道它是什么,知道它是异于或同于其他的。
这里的论证听上去比较复杂,其实细一琢磨就能很快明白其中道理,如果我们对某件事物一无所知,就绝对不可能知道它与其他事物有什么异同,这里面的知道,包括有视、听、嗅、触等感官认识。
“那么,我们应当这样从头讨论:如果一不是,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果?”
“第一,看起来这一点应该属于它,也就是有以它为对象的知识。”
“不然,当人讲如果一不是时,他所讲的就要不被了解。”
这个推论的结论是有以一为对象的知识,其意义是,如果一和相对的“不是”(异)结合,一也和可知性结合。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六十一)
论刘德华和张译在电影中的坐车差别……
黄胄的画与论
郭采洁分享《论读书》难掩喜爱之情 坚持每日锻炼效果初显
人类没出现之前,第一个女人怎么来的?神创论和进化论谁能解释?
论“以直报怨”非“对等复仇”
文学论|凸凹:与万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谈张新泉的诗歌创作
孟子坤为什么不火了 孟子坤不火的原因分析
放飞自我!苏醒问蔡徐坤粉丝我比坤坤差哪了
蔡徐坤出道时间 蔡徐坤什么时候出生
网址: 坤鹏论:柏拉图的理型论(六十一) http://www.pyqsh.com/newsview7468.html
推荐社会生活
- 1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2073
- 2新疆美女哈妮克孜恋情揭晓,男 2064
- 3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836
- 4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5回之 1790
- 5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1253
- 6金莎的穿搭给人一种精致土的感 1155
- 7周杰伦晒和昆凌游玩照 同和小 1064
- 8据李子柒友人透露,李子柒已经 1051
- 9苏志燮宣传新片不忘撒狗粮,大 928
- 10自毁人生!池子再说无底线言论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