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提前还贷的年轻人
从有钱没钱,也要买个房子,渐渐变成了,有钱没钱,也要争取提前还贷。自降杠杆,缩减负债,正在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新选择。
文|高越
编辑|楚明
图|视觉中国(特殊标注除外)
排队还钱
电话一响,昝志有些预感,跟旁边工位的同事说,「这一定又是来咨询提前还贷的客户」。一接听,果不其然,对方刚刚还贷4年,这次预备一次性结清56万元的尾贷。
类似的电话,他这周已经接了十几个。年轻客户偏多,买房时间也都不久,大多是5年之内,但金额这么多的,还是头一回。昝志在郑州一家银行担任客户经理,这大半年,申请提前还贷的客户越来越多,他说自己所在的银行提前还贷的金额比去年增长了40%。他要做的是,一个一个向客户解释,现在提前还贷不用到现场网点办理,APP就可以操作,自动扣款,只要等20天到1个月的审核期。
90后夫妻宋文竹和秦强也打去电话咨询,但他们情况特殊,主贷人秦强在外地,所以必须要文竹现场办理。房子是2014年春天买的,正赶上郑州第一次限购政策,从空中俯瞰郑州,到处都在动土施工,所有人急着上车,担心「再不买就赶不上了」。他们急忙选定了一个国企开发的楼盘,每平米8000多元,高于市场均价,总价一共78万元左右。当时也是房贷利率最高点,超过6%。
两个人刚刚毕业,没有积蓄,首付23万掏的是秦强父母的钱包。老两口一次性取出十几年的公积金,贡献了出来。剩下的50几万,选择了贷款。
就这样,每个月3700元的房贷,一年又一年,还了8年,直到今年6月,宋文竹才发现「本金只还了6万」,觉得这么长时间「一直在为银行打工」。她突然有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念头,「凑一笔钱,把房贷还一部分」。
他们凑了20万元。13万元是这几年攒下来的积蓄,剩下的7万是父母的资助。收到「还款成功」通知短信时,看着银行卡上减少的数字,宋文竹还有些不真实的感觉,「竟然这么简单就弄好了」。
不仅是手有存款的白领夫妻,差不多同时,居住在东北的手头并不宽裕的楚楚,也做出了提前还贷的决定。她家在长春周边的一个小城市,读完大学后,选择留在省会工作。父母外出打工,楚楚从小一直寄住在姑姑家里,没有自己的房间、床和书桌,连衣服都挤着放在表姐的衣柜里,对她来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是一种执着的念头。
毕业3年,楚楚拿出从上学开始攒的8万元,又管父母借了8万元,付了一套二手房的首付。房子不大,只有50多平米,但楚楚很满足,她终于「有扎根的地方了」。
楚楚工作年限不长,公积金不多,每个月只能用工资卡上的钱还贷,还要攒钱还给父母,日子过得很紧巴。她早晚只坐一元钱的公交,晚上加班晚了,末班车没了,她就走40分钟回家,早中饭都在食堂解决,晚饭是中午提前打包好的,留着用锅蒸一下就吃了。她喜欢看电影,但这两三年从来不舍得花钱看,公司逢年过节会发福利券,同事不要的也会送给她,在两个月里,她能看足了瘾,「看遍春节档,再看情人节档」。
今年,楚楚跟相处了半年的男友准备结婚,男友想要让她卖掉自己的房子,跟他一起把首付多付一些,还贷压力小一点,但楚楚想要留个退路,不愿意放弃婚前房。收到8万8的彩礼之后,瞒着父母和男朋友,自己用手机APP完成了提前还贷。
输入金额的时候,楚楚心跳得很快,手也在抖,她还没想好如何劝说父母,但有一种莫名的念头指引着她,「我觉得这么做就是对的」,终于眼睛一闭,按了提交键。那一刻,楚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相比于新手的紧张忐忑,丁靖和丈夫陈旭华对提前还贷已经轻车熟路。他们是周围的朋友中第一个尝试提前还贷的人,同样的还贷操作,已经进行了4次。第一次是去年7月份,丁靖在网上用贷款计算器规划着,发现越早还,节省的利息越多,他们手里钱不多,只拿出了5万元尝试一下,还付了0.6%的违约金。第二次是今年春节,两个人都发了不少的年终奖,拿出5万元,又还了一次。
前两次是偷偷还的,他们没敢告诉父母,但尝到甜头之后,丁靖和旭华有了底气,通过劝说改变了父母的想法——手头有钱,不必再买一套房,先把房贷还了才是聪明的做法。有了父母的经济帮助,他们的还贷大计走得更加顺利了。今年3月份,第3次还贷,他们一次性交了20万元。5月份,15万元又补上。
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还了45万元。有人还贷是为了减少月供、节省利息,但丁靖是为了缩短年限,如今他们已经成功将陈旭华那套房子的还款终结年份,提前到2033年。
丁靖最新一次还款15万,将到期时间缩短至了2033年。图源受访者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了提前还贷的路。在豆瓣,「社畜买房共进会」和「丧心病狂攒钱」小组中,不少组员开始讨论「还贷」这件事。有人说,「我现在现金流还算稳定,失业风险不大,要不要提前还贷?」下面的回复,是清一色的「还!」甚至有人表示,「提前还贷,就是最好的理财!」
也有人不支持提前还贷,认为这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选择。有人想着向远看,钱会通货膨胀,把钱一下子搭进去还贷不值得,可以慢慢还。还有些人工资相对稳定,更愿意依靠公积金按部就班、平稳地完成还房贷大事。
观望的人还在犹疑,下决定的人正在排队的路上。在北京,一名客户对自己见到的情景感到不可思议,他到网点办理提前还贷业务,却被告知,「前面还排着十几个人」。他很惊讶,没想到,「人一多,还钱这件事,竟然还需要排队」。
有钱没钱,提前还贷
「掏六个钱包,建一个小家」,这是买房的常态,在房地产市场叫做「刚需」。至于房贷,虽然利息差不多要追上本金,但这通常被认为是大多数普通人一生中能得到的最大一笔贷款了。掏钱的一刻,他们是乐观而自信的。
丁靖和陈旭华是高点上车的人,买房时是2018年,正是房价最高的时候。当时他们刚刚毕业,赶上了人才落户的政策,看了2周房,才确定了一套「老破大」。丁靖对家充满了美好的想象,想要「能买多大买多大」。
房子在成都天府新区,首付80多万全部由旭华的父母掏腰包。当时,陈旭华刚毕业还没交社保,也没有收入流水,还是爸爸替他做担保,才办了纯商贷,利率很高,有5.48%。当时的他们,眼里的未来一片光明,跟大多数人一样,手一挥选了30年还贷,每个月还7300元。
两年之后,两个人开始筹备结婚,丁靖也用父母帮助的钱和婆婆给的10万元,凑了40万首付,为自己买了个小小的婚前房,加入了背贷一族,每个月还5500元。他们分工明确,「自己的房贷,自己还」。同时,婚房的装修也在开展,两个人暂时搬到了丁靖的小房子里。那里离上班的地方很远,周边也没有地铁站,冬天通勤遭罪,丁靖跟旭华商量了一番,拿出三金钱,又添了几万元,一咬牙,买了一辆车,又加上了每月3000多元的车贷。
至此,每个月1万5左右的贷款,背在了他们的身上,这跟在一线城市买一套房子的贷款相差无几。买完车的头一个月,他们的日子过得窘迫,丁靖连一个季度1000多元的停车费都拿不出来,迫不得已只能向父母开口,妈妈听到二话没说,一次性转了3000多元,帮她周转。
丁靖和陈旭华那时还不担心还贷的事,他们知道,「只要工资一发下来,一切都好了」。他们有这个底气,两个人都是半互联网人士,旭华做程序员,丁靖是项目经理,每月工资、季度绩效加上年终奖,他们加在一起,年薪达到35万到40万元。结婚后,丁靖把小房子出租,租金加上公积金,完全能够覆盖她的房贷,两个人的还贷压力慢慢减轻了。
同为二线城市高收入群体,沈继明从没担心过自己的房贷。他2015年来到杭州,跟朋友合开了一家公司,在三里亭买了一套房子,总价有300多万,办理了150万元、30年期的商贷。他的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运转并不困难,业务也很稳定,有固定的客户,每年的工资加上分红,年薪有五六十万元。他甚至还在老家买了套房子,留着备用。房贷对他来说,并不是负担,「轻轻松松就能搞定」。
乐观自信的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攒钱用来提前还贷,「大家都觉得要搞投资,钱生钱,才是最赚的」。
宋文竹之前习惯了贷款背在身上的生活,从不慌张。她一直在郑州排行前三的教培机构工作,做语文老师,收入高,又稳定,负责支撑家庭大后方。丈夫秦强是做金融的,也认识很多朋友,常常搞些债券、基金方面的投资,希望多赚一些钱,提升小家的生活质量。只是他亏得多、赚得少,几年下来,有了一些负债。
两个人花钱也有些大手大脚,手里好多个信用卡,刷爆是常事,有时卡还会被亲戚借走,债务只能两个人来还。装修房子时,也花了不少钱,借了装修贷没还完。尽管如此,文竹当时也觉得,「年轻人有些负债很正常」。
沈继明手里的闲钱也一直拿来投资,他跟着朋友炒股,倒腾过茅台、茶叶,还搞过土特产,几年下来,不亏也不赚,始终保持着手头有二三十万现金。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慢慢发现,理财不灵了。股市、基金大起大落,稳健的理财方式,像是余额宝,今年的年利率已经跌破2%。存在银行,也好不了多少,国有四大行,最高一档年利率也只有3.15%。
同时,人们对房子的信仰已经动摇,楼市整体陷入低迷状态。据国家统计局,今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已下降28.9%。回看房价,许多人也发现自己的房子没过去值钱了。从贝壳研究院监测的全国50城二手房价格指数来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国的平均房价一直在跌,哪怕是一线城市,都没有明显继续上涨。
一名南京的房产中介总结,楼市景气的时候,大家排着队买房,「能贷300万,不贷200万;能贷30年,不贷20年」,利率5-6%也不觉得贵,「慢慢还,不着急」,但现在不一样,大家发现,房价不涨,赚钱更难,手里有钱,还是提前还贷吧。
从有钱没钱,也要买个房子,渐渐变成了,有钱没钱,也要争取提前还贷。自降杠杆,缩减负债,正在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新选择。
不安的房贷人
想要提前还贷的念头,宋文竹去年就有了。
双减之后,没有任何预兆,公司一夜之间从郑州悄然消失,她2万多元的工资也化成了泡沫,讨要无门。宋文竹想过转行,做文员、写稿子,但一番尝试之后,她发现自己「只会教课」。所幸,家长们比她更急,请她私下教课,她也能靠着之前积累的生源,维持着收入。
只是心里空落落的感觉一直强烈。周围朋友每次问她,「最近在忙什么,换什么工作了?」她都不敢说出实情,只能搪塞,「这段时间没工作」。这不全是假话,现在她要自己交社保,也没有公积金,房贷都要用银行卡转账,她总是陷入一种「随时都有可能失业」的恐慌之中。
宋文竹看着家附近开了很多年的饭店,突然换了门头,经常去的生意很好的商场店铺,也在一个接一个退租。郑州法拍房更是陆续出现,这些都让她「每天都很不安」,时刻担心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失去房子的人。
她越来越能理解父母的想法,一旦有贷款,就像是「欠别人的钱一样」。住着抵押给银行的房子,随时都会有被赶出去的风险,让她感觉「住得无法舒坦」。
她真正下决心清掉房贷是在今年。丈夫秦强之前调去成都工作,长期分居不是办法,想让文竹带着3岁的孩子搬到成都,一家三口换个城市定居。可一咨询才发现,首套房贷款未清的话,在成都买房,首付比例要70%。这个数字太高,宋文竹夫妻俩负担不起,但他们也不想卖房,一是这套房子作为婚房承载了他们太多的回忆,舍不得;二是房子所在的学区不错,他们为孩子上学考虑,「万一成都不习惯,也要有个上学的退路」。
今年,他们终于还完了之前投资欠下的债务,宋文竹觉得,「该立个新的攒钱目标了」。有了念头之后,她怎么都等不了,决定尽快还贷款。她算了下时间,心里很着急,还完贷款之后,还要攒首付,挑学校,找到自己去成都的新工作。赶在孩子上小学之前,搞定这一切,「时间是很赶的」。
如果职业发展、收入水平并不如预期一样乐观,一些人为了减轻未来的负担,会急于缩减自己的债务,稳住现在的生活。
高收入群体中的丁靖,每天担心的是,自己的高薪还能保持多久。疫情之后,互联网公司接连裁员,丁靖所在的公司虽然还未走向「优化」,但调岗的事却发生了很多,她每天回家都会告诉丈夫旭华,今天有个项目被砍掉了,身边的同事被调岗了,自己对接的客户厂子出现问题了,身边的朋友同学突然失业了……
曾经的他们,赶上了互联网的车,算是同龄人里率先买房买车的人,也一直庆幸自己的好运,但现在,风向渐渐变了。眼看着陈旭华已经30岁,距离互联网传说中的「35岁生死线」已经不太远了,丁靖也还没有生孩子,她看着周围的招聘广告,发现女性的就业限制更大。再过两年,生完孩子后,她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会不会被挤走。
夫妻俩收入相当,一旦有一方失业,家庭都会塌下半边天。转行或者是降薪,丁靖两人深知,这不是有可能,而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也许是40岁,也有可能更早」。她不想等到40岁,突然失业,转行无门的时候,还来求助父母帮忙养房子。
对他们来说,这是必须马不停蹄要做的事情。丁靖想要把握好这难得的几年高薪,在35岁之前,把两个房子的贷款还完七八成,剩下的再靠公积金慢慢还。
对于一些人来说,哪怕借钱,也要提前还贷。居住在武汉的房清失业已经1年了,他原本在房地产公司工作,后来被裁员,去年秋天,朋友介绍他卖保险,一开始还算不错,但很快,身边的资源用完了,朋友、亲戚问过一圈之后,业务再难拓展。跨年的时候,房清辞职了。
公积金一断,每个月3千多元的房贷也成了问题,房清每个月都在担心,下个月的房贷要怎么还,还完之后生活费怎么办。他一直找不到长期的工作,只能去同乡大哥的健身房谋个闲职。为了房贷不断,他又找自己父母借了10万元,先提前还贷,把月供降到了1000块出头。
不安的房贷人,想要抓住有限的稳定,卸掉债务的压力,抱紧自己的房子。
「比谁的贷款少」
「以前看谁赚得多,房子多。现在看谁贷款少,无贷一身轻。」
丁靖发现,如今身边的朋友买房时,跟她当年的想法截然相反,她更多的是头脑发热,「能买多大就多大」,但现在,更多的是求稳,「首付尽可能多,贷款尽可能少」。她完全理解这种想法,在不确定未来能赚多少钱的情况下,「保守不是悲观,而是保护」。
对于手有余钱的人来说,提前还贷,如同一种新投资。疫情之后,沈继明的公司很长一段时间业务基本停摆,没有收益,他自己的基本工资也锐减,那段时间房贷基本靠积蓄撑着。现在,虽然恢复了大部分业务,但也充满了变数,后续公司打算转型,作为股东,沈继明也会面临不小的风险。趁着手里有些闲钱,沈继明拿出了50万元,把尾贷全部还清,图个安心。
宋文竹身边的朋友,选择提前还贷的人也越来越多,有些年长一些的人,哪怕贷款只有10年,也会选择提前还了,说白了,「大家都越来越想要稳定了」。
有媒体曾做过相关调查,在年轻人买房的原因中,除了「自住刚需」之外,被选择最多的理由是「增加安全感和归属感」,但买房也有风险,房价、利率跌涨起伏,投资收益跑不赢房贷利息,牵动着背贷人的心。当安全感变成了不确定感,一切都是另一种样貌了。
这些都促使着越来越多的房贷人做出向往稳定的选择。据公开数据,今年2月,新增住户的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自2007年公布该项数据以来,第一次出现了负数。
想要还贷,但很多人会问,钱从哪里来?这些选择提前还贷的人,虽然收入各异,但有共同的经验是:捂住钱包,缩减消费。
丁靖夫妻俩感觉,自从买房之后,两个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攒钱。他们有着自己的省钱经:发下来工资,银行卡里只留1000元,剩下的全转到活期理财里,达到四五万元之后,再存一笔定期理财,保证每个月都有定期和活期,可以随时为意外事件买单。
丁靖以前是个很喜欢买衣服的人,但现在从每个月2000元的支出,降到了三四个月才买一件,秦强更是从三五百买一件衣服不眨眼,变成了钟情于「39元一件」的打折T恤。
宋文竹夫妇改变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发下工资后,第一时间把丈夫的工资存起来,只花文竹一个人的,信用卡每还清一张,就拿剪刀剪成两半,再也不用,两个人只保留一张信用卡。他们虽然不想勒紧裤腰带过得紧巴巴,但也在有意识地降低开销,出门吃饭从大餐厅降到了路边摊。
第一次提前还了一部分房贷后,楚楚也在计划着下一次。她打算把小房子租出去,租金加上公积金,还房贷不成问题。她已经成功说服男友,跟自己站在同一阵营,婚礼的礼金拿来给男友提前还房贷,之后两个人各还各的。她打算,每个月发工资后,先存下3000元的「还款资金」,攒满5万元,再还一次。之后攒下的钱,再逐步还给父母,「把房子牢牢握在手里」,她才最安心。
现在,昝志每天还是会接到想要提前还贷的客户电话,按照惯例,他要逐一询问原因,再仔细分析,劝说客户斟酌考虑。只不过,有人只是有意向,还没付诸行动,也有人很坚决,听筒里的声音听起来掷地有声:「我决定了,就是要还!」
图源《春娇与志明》
相关知识
那些提前还贷的年轻人
那些后悔学医的年轻人
周杰伦新专辑因时差提前曝光 晒照发预告提前上线
张朝阳:年轻人不要太努力,世界是不公平的
那些年歌词 那些年歌简介
防弹那些年出其不意的搞笑对话
若没有那些家仇……
步步惊心!那些“不拒”未成年人的电竞酒店
孙涛:保持心态年轻,要多与年轻人对话
那些长住酒店的女人们
网址: 那些提前还贷的年轻人 http://www.pyqsh.com/newsview7580.html
推荐社会生活
- 1一个人,也要好好生活 2073
- 2新疆美女哈妮克孜恋情揭晓,男 2063
- 3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835
- 4细读《金瓶梅词话》第35回之 1790
- 5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1253
- 6金莎的穿搭给人一种精致土的感 1155
- 7周杰伦晒和昆凌游玩照 同和小 1064
- 8据李子柒友人透露,李子柒已经 1050
- 9苏志燮宣传新片不忘撒狗粮,大 928
- 10自毁人生!池子再说无底线言论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