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生活 杯上描绘秋天的乡居野景:大明成化年制三秋杯

杯上描绘秋天的乡居野景:大明成化年制三秋杯

来源:朋友圈生活 时间:2024年09月27日 17:10

大明成化年制三秋杯

三秋杯这是一只轻灵秀巧的斗彩瓷杯,在洁白细腻、薄如蝉翼的胎体上绘了两只蝴蝶在山石花草中蹁跹飞舞。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只蝴蝶的翅膀上所施的紫色彩釉色浓而无光,然而这恰恰是明代成化斗彩所固有的特征,这也是后世仿品无法仿效之处,这种紫彩就是所谓的“姹紫”或“差紫”。这样的斗彩瓷杯一共有两个。由于杯上描绘的是秋天的乡居野景,而历时三月的秋季又有“三秋”之称,因此这种瓷杯被赋予了“三秋杯”的雅称,与它温文尔雅的造型和纹样相得益彰。

谈及成化斗彩瓷,一般映入脑海的就是鸡缸杯,天字罐。其实鸡缸杯也好,天字罐也罢,它们存世量还不算太少,鸡缸杯在故宫就有20多件,台北故宫也有收藏。成化斗彩中最为珍罕的是三秋杯,全世界也是寥寥无几,比鸡缸杯还要珍贵,堪称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该明成化斗彩三秋杯,釉色青中泛灰,胎薄如蝉翼,成化斗彩的轻薄是出了名的。杯上绘有山石、兰花、菊花、芍药花、四只蝴蝶在花冠蹁跹起舞,栩栩如生。最为特别的是,菊花的花瓣上所施的紫色彩釉色虽艳丽但表面浓而无光,色如赤铁,这恰恰是成化斗彩独一无二的特征,后世数朝仿成化斗彩只紫彩一处无法仿效,行内把这种紫彩叫“姹紫”,实际也就是“差紫”。

孙瀛洲对姹紫的描述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说白了就是工艺不到,估计当时的工匠对紫色的配料与烧造没完全掌握才烧成这样,后来的工艺水平提高了,反而摸不清当年的“差紫”,是怎么“差”出来的!后世无法仿出成化斗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胎土。当年斗彩是用景德镇的麻仓土烧制而成,胎体形成一种特有的牙黄色,这种原料到成化以后的弘治初年就已用绝了,人们只能望瓷兴叹了!

三秋杯的底款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柔中含刚,遒劲有力,给人一种宁拙勿巧、以拙取胜之感,显得十分随性、稚拙,乍看起来,犹如孩童所写,故又被称作“婴儿体”。有人认为这种字体的出现,也与成化皇帝的性格紧密相关。成化早年历经磨难,生命时时受到威胁,即便有万贵妃保护,也依然孤僻软弱,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他喜欢做精致小巧的器物,也喜欢写天真童稚的“婴儿体”。孙瀛洲先生曾编成六句歌诀来辨识此款:“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可见书写者之洒脱不羁、信手拈来。

艺术点评:

此藏品器底“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杯撇口,深腹,瘦底,圈足。釉色青中泛灰。杯外壁绘两组斗彩山石花草,间以飞舞的蝴蝶。蝶翅或覆黄彩,或覆紫彩,花枝及一小蝶的尾上点以红彩,蝶翅所施紫彩即所谓“姹紫”或“差紫”,其特点是色浓而无光,为成化斗彩所特有,是后世仿品所不能及之处。由于描绘的是秋天乡居野景,历时三月的秋季又有“三秋”之称,故此种杯被赋予“三秋杯”之雅称。成化斗彩杯造型有数种,此为其中之一。画面布局疏密有致,施彩清新典雅,体现出画工高超的画技和艺术修养。“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三秋”本意为时间,一秋三月,三秋意指九月。因为秋三月总是伴随着中元节与中秋节两大传统节日,古人言秋,便总带着一些思念。而大明成化年间,有人把秋天收进了瓷器中,那便是斗彩三秋杯。三秋杯造型轻灵娟秀,胎体薄如蝉翼,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由于成化帝朱见深的个人偏好,对于成化瓷器都是追求精工细作。所以举全国之财力不惜成本制瓷,胎体使用的是景德镇的麻仓土,烧成后成牙黄色,此土成化后已用尽,使得三秋杯成为千古绝唱。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

以上全部内容为平台主观观点摘录或原创文化广告包装,不代表任何藏品实际价值与真伪鉴定,藏友自行看待与区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杯上描绘秋天的乡居野景:大明成化年制三秋杯
立秋了 来杯节气限定款养生茶
如果文物会说话|穿越时空 看看古人在秋天都玩啥
手握银盏,明月自在杯中
黄晓明晒中秋家宴,小海绵与爷爷奶奶共同举杯庆祝,祖孙三代幸福满满
AI绘画丨雅韵中秋 古风中秋雅俗
重九金秋 大兴区天宫“愿”景秋韵文化节传承家风共叙情怀
吴冠中三大力作领衔嘉德秋拍
秋天是一幅大写意
『江西进贤』张国泉秋分诗词选

网址: 杯上描绘秋天的乡居野景:大明成化年制三秋杯 http://www.pyqsh.com/newsview82490.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日常

推荐社会生活